Apple新聞 / 責任編輯:Pipa / Apple、WWDC、Vision Pro、直覺操作、更新資訊

蘋果在今年的開發者大會 WWDC23終於推出大家期待已久的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但蘋果並沒有以 AR或是 VR頭戴式裝置來介紹,反而是將其稱之為蘋果的第一部「空間運算設備」。從這個細節我們可以看到蘋果遠大的目標,不像是目前市面上的其他頭戴式裝置,蘋果希望 Vision Pro是作為一個空間運算設備而存在,它具有極強大的空間運算能力,而這個空間運算能力正是虛實整合的真正關鍵。

不過Q哥並沒有親自到 Apple Park進行體驗,僅能針對蘋果在開發者大會的展示 Demo,以及目前網路上各個已經體驗過 Vision Pro的分析師與 Youtuber的介紹進行分析。讓我們來看看這款定價 3,499美元,接近台幣 11萬元的 Vision Pro,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呢?

理想的虛實整合

當 Tim Cook在開發者大會中介紹 Vision Pro時,那展示出來的畫面讓 Q哥瞬間聯想到《刀劍神域劇場版:序列爭戰 劇場版 – Sword Art Online The Movie: Ordinal Scale》當中的 AR(擴增實境)裝置「Augma」,或者是一些小說、漫畫、動畫中出現的「系統」功能,原來這個就是蘋果想像中的「未來」。

目前市面上的頭戴式裝置,無論是 Meta PRO、PS VR2、還是 HTC VIVE PRO 都是以遊戲娛樂的方向來做主要開發,而所謂的沉浸式體驗也僅僅是藉由填滿視野所見的畫面,輔以鄰近耳朵的音效,來誘使消費者「認為」自己在虛擬世界而已。這對於模糊虛擬與真實的界線,既活在真實世界卻有能虛擬物件互動的 Vision Pro來說,都有相當大的差距。

從蘋果對於 Vision Pro的開發可看出,蘋果正朝著真正的虛實整合邁進。在蘋果演示的 Demo中我們可以看到,使用者並不是感受到自己進入虛擬世界,而是在戴上 Vision Pro後仍然意識到自己在現實世界,但卻有可以看見虛擬世界的訊息並且與其互動,這才是真正的虛實整合。

根據眾多 Youtuber們的介紹,初次配戴 Vision Pro的體驗絕對是令人驚豔的,理由正是因為當下看到的不是一個虛擬的登入畫面,而是原先就在眼前的「真時畫面」,感覺就只像是戴上眼鏡一樣。

在 Vision Pro的畫面中,使用者看到的是透過攝影鏡頭所捕捉的外界畫面,並且透過超 4K的螢幕呈現。因此使用者不會覺得自己「離開」了現實,反而會覺得是虛擬世界的物件「進入」自己所在的現實環境中,並且在盯著浮在半空中像是 iPad的視窗介面,這就像動畫、電影中描繪的那種未來。

學習成本極低

除了畫面帶來的衝擊與感動外,另一個眾多 Youtuber都提到的特色就是「極低的學習成本」。由於蘋果產品原先就是以直覺式操作為設計目標,希望用極低的學習成本來增加使用者的知覺易用性,這個特色放到 Vision Pro也沒有改變。 Vision Pro不需要使用任何外接裝置,而是直接使用眼睛和手勢來進行操作,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功能,其他的頭戴式裝置也有嘗試過,但沒有一款像是 Vision Pro這樣成功。對於 Vision Pro的操作感受,眾多 Youtuber都一致提到「超級簡單」,上手幾乎沒有難度,真的只要用眼睛看再稍微動動手就可以。

其中 macrumors有提到關於操作方式的介紹,其攝影師在體驗 Vision Pro後將使用心得記錄下來,並且分享在 macrumors網站上,總結來說就是「超級直覺、超級簡單,真的是用眼睛跟手就能操控,並且馬上就能習慣。而手幾乎可以放在任何位置來操控,就算是坐著放在腿上也會被 Vision Pro掃描到。並且沒有太多複雜的操作功能,只有大拇指跟食指的互動。」而根據 macrumors的介紹,操作的方式有:

  • 捏一次=點擊
  • 捏兩次=雙擊
  • 捏住不放=抓取
  • 捏住不放再移動=抓取並拖移
  • 從捏住的手勢撐開=放大
  • 從張大的手勢捏住=縮小
  • 旋轉手指=旋轉

macrumors提到,上述這幾項是蘋果預設的手勢,但 App的開發者可以為自己的程式設計自定義的手勢,讓使用者藉由自訂的手勢來操作 App,但必須確保這些手勢是可以經常使用且不會導致手部過度疲勞。並且如果使用者不習慣這樣的操作,或者在工作上的需要, Vision Pro也支援藍牙鍵盤、觸控板、滑鼠、以及遊戲控制器等等的設備。

不過談到這些手勢的操作時,部分 Youtuber認為這就是蘋果想要創造的未來操作模式,用眼睛與手就可以控制的設備,這正是 Vision這個單字的意思。

配戴的舒適度

除了性能之外,使用者實際的配戴感受才是真正決定 Vision Pro是否開發成功的關鍵因素,如果無法讓絕大多數的使用者都能長時間配戴,那即便性能在強大也無法吸引消費者購買。

針對 Vision Pro配戴的舒適度,Q哥整理了這些 Youtuber們的評價,雖然配戴感受各有不同,但目前尚未看到「不舒服」的評價。大多數 Youtuber都認為雖然 Vision Pro有一定的重量,但 30~60分鐘的配戴時間並不會感受到不舒適,均勻的配重搭配可新增橫越頭頂的掛繩,可能讓接近 500g的重量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不過這是針對不到 1小時的使用體驗,如果真正長時間配戴,那可能仍然會覺得不自在。

但也有近視的 Youtuber提到,Vision Pro雖然有著超高的畫質,但並不是完全不會帶來暈眩感,只是相對於其他 VR裝置並不嚴重。不過這個狀況可以藉由更換 Vision Pro的鏡片來改善,只是更換鏡片又會是一筆而外的開銷,價錢也並不便宜。

此外就是 Vision Pro內的視野並不是相當寬廣,在使用上仍然感受的到四周的黑邊,對於習慣用大視角觀看的使用者來說應該會較為不習慣。

Youtuber評價

Vision Pro帶來的畫面真實感與虛實整合的衝擊,想被對於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會是相當新鮮的感受。像是物件會從螢幕中的畫面「出來」跟使用者互動,或者可以更加直覺的看影片、辦公,應該都會是相當有趣的。並且根據已經試戴過的 Youtuber們的說法,體驗過後並不會感受到 Vision Pro發燙,但與 Vision Pro接觸的面部和後腦仍然會覺得悶熱,並且雖然可能只有不到 500g的重量,但長時間配戴仍然會是一個負擔,這也是必須要考慮一點,畢竟許多使用者的習慣仍然是長時間在螢幕前方。

不過 Micro LED的螢幕搭配超越 4K的畫質,倒是讓眾多 Youtuber一致給予好評,並且表示 Vision Pro並不會像其他的頭戴式裝置或多或少有著紗窗效應,在看影片與各種操作上真的是相當清晰。並且由於 M2、R1晶片、攝影鏡頭、傳感器等眾多設備的搭配,蘋果聲稱畫面的延遲僅有 12毫秒,比大多數人眨眼睛的數度還快,除非快速擺動頭部,不然幾乎感受不到畫面的延遲。

至於只靠眼睛跟手的操作方式,更是在頭戴式裝置中達到巔峰,有 Youtuber評價這是一種「人機合一」的操作感受,讓其感到相當震驚。雖然在體驗過程中,並沒有實際操作到剪輯影片或是玩遊戲這兩者工作和娛樂的操作,但其認為這樣的操作模式已經相當滿意。

其中一位 Youtuber則是認為,雖然這次蘋果推出的 Vision Pro沒有帶來超乎他想像的設計,但卻也無庸置疑的是目前最頂尖的頭戴式裝置,是現有的技術發揮到極致的產品。無論是強大的觀影體驗,還是不用額外裝置的眼手操控方式,或是可以戴著移動的設計,都是其曾經想像過但卻沒有一家做到的,因此對於 Vision Pro給了相當高的評價,甚至認為對於經濟能力充足的人來說那份感動「物超所值」。

總結

綜合以上的說法,Q哥雖然沒有實際體驗到 Vision Pro,但也可以感受到其新奇、有趣之處。所謂的只要眼睛跟手就可以操控、可以帶著到處移動、虛實整合帶來的震撼、以及強大的觀影體驗等等,Q哥都想要嘗試看看,不過回歸產品的「實用」面,對於實用度來說目前仍然稍嫌不足。

目前的主流 VR裝置還是以遊戲為主,也是大多數 VR裝置開發的目的,但蘋果將 Vision Pro創造為一個空間運算裝置,雖然製造出使用者期待的未來感,卻與使用者所需要的「實用感」有相當的落差。雖然 Vision Pro有著相當簡單的操作方式,甚至可以包一次性的含多個畫面,但仍然改變不了軟體開發不足與價格過高等問題。

因此Q哥認為,現階段的 Vision Pro僅適合經濟能力充足,且不介意買來之後沒有太多功能可以使用的用戶。或許再過一段時間軟體不足的問題得到改善,並且 Vision Pro的功能更加完善,價錢也更加便宜之後,會成為一個「實用」的產品。

不過你可能不這樣想對吧?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想法,或者想要購買 iPhone、iPad、AirPods、Apple Watch的新機/二手機,又或者你有產品需要維修,都可以傳訊息到Q哥的官方 LINE帳號,跟Q哥分享唷!

延伸閱讀:

為真的來了!蘋果頭戴式裝置 AR眼鏡 Vision Pro 虛實結合 全新生活體驗

WWDC 23 蘋果發表三款升級版的 Mac電腦 最高售價超過 21萬台幣

WWDC23整理 iOS17 新功能介紹 通訊 App升級 iPhone待機畫面 Siri不用Hey了

WWDC23 iPadOS 17介紹 更多方便的桌面 Widgets功能 編輯PDF

Watch OS 10 更直覺 更符合人性的設計 WWDC23 Apple watch介紹